当第一缕春光洒满校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部《毛概》备课组也在这温暖的季节里,悄然启动了新学期的航程。我们怀揣着对知识的执着追求,以及对青年学子思政教育的满腔热忱,再次聚首,共同书写着“凝心聚力共研课,深耕细作育新人”的新篇章。我用我的笔,认真记录下每一个温暖而精彩的瞬间,让这些凝聚着智慧与汗水的备课时光,成为我们共同记忆中宝贵的财富。
2025年3月4日,周二
今天迎来了本学期第一次集体备课,我们聚焦在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刘晓燕老师作为主备教师,她精心准备,以时间轴为线索,巧妙设计图表,生动展示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那清晰的时间脉络、直观的图表示例,让我们对这一章节的重难点有了更深刻地理解。这样的巧思也让我意识到,备好一堂课既要吃透教材,更要学会用 “学生视角” 重构知识体系。
2025年3月11日,周二
第二次集体备课上,我们迎来了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讨论。蔡娜娜、唐莉、田琳丽三位老师共同主备,其中唐莉老师用现下热门电影《哪吒2》中的经典台词“我命由我不由天”作为导入,将逆天改命的主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救赎历程相结合,这一创意瞬间点燃了我们的灵感火花。田琳丽老师说“哪吒的觉醒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本质上都是打破旧秩序、开辟新道路的过程。” 蔡娜娜老师随后补充道:“我们可以设计‘如果我是革命青年’的情景模拟,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会理论的现实意义。” 三位主备老师的思维碰撞,让原本厚重的革命理论有了青春的温度。
2025年3月25日,周二
杨托儿老师的备课方案充满诗意。她以毛泽东诗词 “百万雄师过大江” 为第三章内容的切入点,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诵将我们带回1949年那波澜壮阔的场景。杨老师用这一恢宏场景,全景展现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践魄力,让我们对那段历史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地认识。这样的诗意诠释,既回应了时代命题,又赋予了思政课以青春温度。
2025年4月1日,周二
李星艳老师带来的第四章备课方案令人耳目一新。她以《中国青年报》作为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的案例导入,结合职业院校学生专业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线索,采用倒叙的方式,带领我们一步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与成就。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贴近学生实际,又富有启发性,这种将历史与现实连接的设计,让理论学习不再是空中楼阁。
回顾这一个月的集体备课,我欣喜地看到团队正在形成 “靶向研讨—智慧共创—痛点攻关” 的高效备课模式。从刘晓燕老师的时间轴突破法,到唐莉老师的影视化导入,再到李星艳老师用《中国青年报》作为丰富的案例资源,每位教师都在用独特的教学智慧,解决“理论共鸣难”的问题。在备课组温馨的大家庭里,老教师以深厚底蕴为基,悉心传授教学经验,引领新人稳步前行;新教师则以新锐视角为翼,注入创新思维火花,共绘教学新篇章。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我们将继续以满腔的热情和不懈的努力用匠心深耕教学,深入探索 “三环节” 备课模式的深化应用,在传承中创新,在实践中升华,把思政课堂变成青年学生心灵的灯塔,用真理的火炬点亮他们前行的道路。
图文:叶玉萍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于岁月长卷中点燃学生爱国星火 ——记我院思政教师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