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改革|观展悟初心,同心筑根基
日期:2025-10-21  发布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部  浏览量:116

为引导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学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组创新教学模式,于10月9日至17日组织31个班级、1400余名2025级高职学生,走进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人工智能与思政一体化实训基地,开展沉浸式实践教学。

步入展厅,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新疆的珍贵影像令学生驻足,一组组生动图片,学生们直观感受到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下,新疆各项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展现出的崭新面貌。

       走进“民族大团结”展区,厚重的史料无声地诉说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悠久历史。教师从汉朝西域都护府的设立讲起,系统梳理了历代中央政权对新疆的管辖历程,深刻阐释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是必然选择,有力印证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棵挺拔的白杨照片与国界碑立体投影瞬间吸引学生的目光。在“兵团发展历史”展区,教师以“小白杨哨所”感人故事切入点,深刻诠释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这些扎根边疆、忠诚守护的动人故事,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兵团人用生命书写担当、用坚守诠释初心的崇高品格,激励着青年一代自觉传承兵团精神,在新时代续写爱国奉献的崭新篇章。

实践教学基地中,搭载了多种人工智能设备吸引了大量学生参与互动。学生通过亲手操作智能触屏数字设备,在寓教于乐中增进了对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连续性和整体性的理解,切身感受到各民族共同书写伟大祖国历史的生动实践。

 05.jpg

实践学习中,学生们沉浸体验,深有感触。网络高25-2班张治波表示:“通过兵团前辈‘白天开荒、晚上搭棚’的故事和展出的坎土曼、煤油灯,我真切体会到奉献精神的内涵,更明白维护国家统一需要每一代人的实际行动。”护理高25-2班帕提古丽·麦麦提谈到:“老师讲解的各民族共同开发新疆的历史,让我对班级里各民族同学互帮互助的日常有了更深理解,对‘中华民族一家亲’有了具体认知。”

       本次实践教学通过“带着史料讲、结合现实讲、融入情感讲”的沉浸式讲解,成功将抽象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体验,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落地生根,更在学生心中茁壮成长。展望未来,课程组将坚持“实践先行、理论深化”的教学理念,持续推进教学模式创新,在潜移默化中不断铸牢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学院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注入持久动力。

图文:刘璐璐、邢瑞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