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 星期三 晴
今天,《哲学与人生》课程的视频录制工作圆满结束,回看录课视频,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回想起这段准备教学能力比赛的时光,每一个瞬间都铭刻着作为一名思政教师的责任与担当,也让我对思政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感悟。
备赛初期,压力如潮水般涌来。为了能在比赛中呈现出最优质的思政课堂,我和团队成员们开启了“沉浸式”备课模式。我们深知,《哲学与人生》这门课程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是价值观的塑造,更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
在课程设计环节,我反复研读教材,查阅大量资料,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理论出发,结合兵团的奋斗历史、时代楷模的感人事迹以及学生的生活实际,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那些挑灯夜战的日子里,我常常为了一个教学案例、一个思政切入点反复推敲,力求每一个知识点都能与思政教育自然融合,让学生在学习哲学知识的同时,感受到信仰的力量、奋斗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
还记得在打磨“追求人生理想”这一章节时,我想到了兵团人在艰苦环境中开垦荒原、建设边疆的历程。他们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与物资匮乏,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我将这个案例融入教学,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希望通过讲述兵团故事,引导学生积极面对人生中的困难与挫折,培养他们坚韧不拔的品质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在与团队成员的合作中,我也收获颇丰。我们会为了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争得面红耳赤,也会在灵感迸发时相视而笑。李虎老师严谨的学术态度、杨托儿老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巴乐恒·革命哈孜老师新颖的教学设计思路,都让我受益匪浅。我们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共同将思政教育的理念贯穿于整个课程设计中。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团队的力量,也更加坚定了作为思政教师的使命。

录课当天,我以饱满的热情、生动的语言,将哲学知识与思政内容娓娓道来。当讲到兵团精神时,我看到了学生们眼中闪烁的光芒;当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价值时,我感受到了思政教育的魅力与力量。这一刻,我更加明白,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灵魂的引路人。
这次备赛经历,是一次成长,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它让我深刻认识到,思政教师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的每一个角落,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用鲜活的事例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信念,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图文:李星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