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下的价值观:让思政教育“活”起来
日期:2025-06-26  发布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部  浏览量:146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组创新教学形式,面向全校14个教学班,精心组织开展了“镜头下的价值观”主题微视频拍摄实践教学活动,将思政教育延伸至课堂外,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真理力量,在行动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活动准备阶段,思政课教师进行了周密部署与细致指导。学生们被分成若干创作小组,围绕“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一个或几个关键词,展开创意构思。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讨论拍摄方案,精心制定拍摄计划。

02.png

小组讨论

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学生们展现出了极高的创作热情与非凡的创造力。他们从自身视角出发,发掘了许多被忽视的身边故事,让抽象的价值观变得可知可感、可亲可近。建管五22-2班的董奕成表示:“曾经,我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我很远,与我无关。但在拍摄过程中,我发现它其实就在身边。这让我深刻感悟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我们责无旁贷。这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需要实实在在地付出。作为一名学生,我也能为此贡献力量。”

03.png

 作品汇报

本次活动共收获了50余部微视频作品。同学们用镜头敏锐捕捉生活:有的通过生活方式、出行方式的变迁,生动诠释“富强”内涵;有的聚焦校园贷、校园霸凌等现实问题,深刻展现“法治”的力量;有的则把镜头对准期末复习的伙伴,大家奋力备战期末,选择用汗水换取试卷的正确率,真挚体现身边的“诚信”。

在此次实践教学中,学生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不再是简单地死记硬背,而是真正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此次实践活动还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网络五22-1班的张润明同学表示,“我们组为了拍好微视频,从脚本构思到剪辑成片,每一步都在不断挑战自我。这次实践不仅让我更懂价值观,还学会了团队合作和坚持,特别有成就感。”汽车制造高24-1班张小宇同学课后跟刘璐璐老师沟通说:“这次实践让我深切体会到善于观察的重要性,通过挖掘身边的素材更让我们小组亲身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原来早已悄然蕴含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01.png

 小组点评

本次主题微视频实践活动的成功开展,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积累了宝贵经验。它生动证明,将理论教学与实践体验深度融合,是提升思政课亲和力、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途径。“看到学生们提交的作品,我们非常惊喜和欣慰。”课程组负责人赵影老师表示,“他们的视角独特、情感真挚,作品充满了青春的思考和对生活的热爱。这让我们感悟到学生的创造力远超我们的想象,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实践中主动探索和表达,这种主体性的激发,正是我们课程改革追求的目标。

实践课的成功开展,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题组将从丰富实践主题、拓展实践平台、完善评价体系、加大宣传力度等方面,继续探索思政教育创新模式,真正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图文:赵影、刘璐璐、徐文洁


收藏本页